海外項目尖兵
海外項目尖兵
——記長江設計院巖土工程總公司地質(zhì)公司一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張必勇
他是長江設計院巖土總公司的技術帶頭人,他是一位常年累月奮戰(zhàn)在海外一線的地質(zhì)尖兵,他十年野外地質(zhì)測繪面積累積達50多平方公里為一帶一路上多座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提供了科學詳實的地質(zhì)資料,他熱愛地質(zhì)、無畏艱辛、無怨無悔,把最美的人生青春灑在海外。
他就是巖土總公司地質(zhì)公司一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張必勇。
他常說,唯有踏實肯干,才能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做出成績;只有付出了艱苦不懈的努力,才會收獲成功和精彩。
參加工作十一年來,他被推薦至長江設計院青年骨干培訓班學習,更被挑選參加菲迪克認證咨詢工程師培訓,當選過長江委青年崗位能手,靠自學在同批青年員工中最早拿到注冊巖土工程師證......
這些耀眼的光環(huán),他認為只是生命旅途上的點綴,他沒有一絲的驕傲和自滿,不忘地質(zhì)初心,在充滿風險與挑戰(zhàn)的海外艱苦工作中譜寫一曲最美的青春之歌。
炸不掉的決心和毅力
2006年參加工作以來,在地質(zhì)一線工作崗位上奮斗了十一個春秋。期間,他出色完成了緬甸密松水電站、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國外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zhì)勘察任務。
在國外,張必勇遇上過毒蛇,享受過螞蟥,被竹虱子親吻過,被巨蚊深叮過,被毒蜂蜇過,被蜈蚣驚過,得過瘧疾,發(fā)過高燒,打過擺子……這些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都被他一一克服了。
讓他記憶猶新的是那次爆炸,就在咫尺之遙。2010年4月17日,正當緬甸密松水電項目進展正酣,一些覬覦密松項目的不明分子乘夜對密松營地發(fā)動了炸彈襲擊。密松營地爆炸時張必勇就在現(xiàn)場,當夜一顆炸彈就在睡覺的屋外幾米之外爆炸,他的左耳開始轟鳴不停,聽力受了影響。
回過神來的他,顧不上自己的安危,積極配合項目負責人帶領大家有序撤離,且忙中有細,想到自己的少,更多的是想到現(xiàn)場資料,四處找箱盒裝資料做標記。那個時候營地,現(xiàn)場一片狼藉,混亂不堪,地勘資料卻都完整保護了下來。
事后想起爆炸,張必勇仍心有余悸,在此之前他確實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恐怖事件。
公司領導問他,密松水電站如果日后重啟……
“沒什么可說的,如果公司需要,請第一時間派我過去,密松的情況我最熟悉,沒有人比我更合適”,張必勇說話時堅決果斷,沒有半分的猶豫。他硬是憑借著這股炸不掉的決心和毅力,扛起了公司在國外工程項目的一桿大旗。
2012年,他又去了政局比緬甸更加動蕩的巴基斯坦,來到卡洛特水電站,一干又是5年,從可研、初設到項目開工。
一帶一路上,傾灑全部心血
巴基斯坦卡洛特項目在啟動之初,由于原可研成果存在較大缺陷致使項目投資遲遲難以決策,業(yè)主對長江設計院充滿期待。
為了使項目順利通過,張必勇迎難而上,發(fā)揮他精湛的業(yè)務水平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特點,根據(jù)現(xiàn)場工作條件制定了一套與之相適宜的勘察方案。同時,他帶領團隊在40多度高溫下,爬山涉水,連續(xù)奮戰(zhàn)5個月,最終按時向單位、向業(yè)主提交了詳細完善、強有說服力的地質(zhì)勘察成果,贏得了各級領導及同行的一致好評。
地質(zhì)條件艱苦,工作不易,如果有好的技術能使大家工作輕松哪怕一點點,也值得。抱著這個簡單的想法,2014年在巴基斯坦卡洛特和其他技術員一道成立了QC攻關小組,專門研究特殊料場儲量的精確計算,于是乎挑燈夜戰(zhàn)成了那段時光的尋常事。誰也不知道他那個時候晚上幾點睡的。
不知不覺一晃一年,當大家還在琢磨奮斗一年有沒有結(jié)果的時候,“減小砂礫石料場儲量計算的誤差率”QC成果獲得了行業(yè)一等獎,所在的QC小組也被評為了全國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
此外,在Karot項目施工階段他還擔任長江設計院設代處常務副處長,負責設代處日常管理工作。作為常務副處長,他時常與下屬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他們積極向上,提高個人素質(zhì);他主動了解業(yè)主及總包方的切實需求,發(fā)揮自己的外語優(yōu)勢細致解釋我院設計意圖,獲得了業(yè)主的贊揚;他積極處理與現(xiàn)場施工單位的關系,協(xié)調(diào)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使得現(xiàn)場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為我院在巴基斯坦水電市場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小愛的虧欠,工作的大愛
張必勇一年中300天以上都在野外工作,大半的春節(jié)也在工地上度過,地質(zhì)人的生活被他演繹的如此“鮮活”,一般人都難以理解或體諒。
孩子長到8歲,他也沒抱過幾回,不是不想,而是不能。2011年的一天,剛從海外出差回來的他,抱著孩子在小區(qū)玩耍,碰到平時的玩伴,2歲多的孩子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我有爸爸,此刻他的內(nèi)心五味陳雜。
張必勇 后排左二
有一次家里孩子生了重病,而他遠在緬甸國外,妻子理解他,他當時放下電話,硬是擒住已到眼角的淚水,深深仰頭呼吸了一口氣,又開始埋頭工作,任眼淚在心里肆意流淌,或許,這就是地質(zhì)人的剛毅和堅強。
2013年,巴基斯坦卡洛特項目勘察進行得如火如荼,人手緊張,他一個人干著三個人的活,工地完全離不開他。偏偏在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因喉癌住院,家人在和他的通話過程中,他的聲音都顯得有些顫抖和無助,而他當時只說了一句,“卡洛特現(xiàn)在需要我,公司缺人,暫時還無法回來,父親就拜托你們了”……
看似無情,但是,作為一個地質(zhì)現(xiàn)場負責人的擔當與責任,不正是如此嗎?事后談起這事,他說這一生中,最對不起的就是他的父親,小時候?qū)τ谏眢w羸弱的他,父親為他付出了太多。在父親最需要他的時候,卻不能守在父親的身邊……
回家短暫的時光,總要把對家庭、對父母的那份愛,填的滿滿的,取得家人對自己的支持與理解。在家,他都搶著干家務,輔導孩子功課,帶著全家人出門旅游,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有一次臨出差前,他為孩子削了好多支鉛筆,還自言自語的說:“嗯,夠他用一陣子了?!泵看纬霾罨貋?,他都會回老家看望父母,幫他們摘棉花、收稻谷、曬黃豆,為父母家換電視,裝空調(diào),買冰箱及洗衣機,他就是用這樣的行動來彌補對父母的虧欠。
張必勇同志身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地質(zhì)人,他對家人有愛,對同事誠懇,對工作用心,既發(fā)揮了專業(yè)帶頭人的作用,又起到了一名技術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他忠于職守,大膽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求真務實,為長江設計院海外開拓、為我國水利“走出去”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