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邵年:默默耕耘 甘于奉獻
邵年,樞紐處電站室主任,自1986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電站及水工建筑物設計工作,先后主持、承擔了長江三峽地下電站、三峽電站、亭子口、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滇中引水、密松、其培、烏東德等多個工程本專業(yè)的設計工作以及長江重要堤防隱蔽工程粑鋪大堤、漢江遙堤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該同志立足本職、腳踏實地、身先士卒、開拓進取,在經營、管理工作中表現(xiàn)突出,工作成績得到各方面肯定。
愛崗敬業(yè) 無私奉獻
設計院專業(yè)室的技術水平可以從某個角度反映出專業(yè)處、乃至設計院的技術水平,樞紐處作為設計院核心處、牽頭處,室主任難當。作為一名工作30年的水利水電工作者,邵年勇挑重擔并深知責任重大。2016年電站室承擔了烏東德、KRT、黃金峽等十多項開工項目和滇中調水等60余項前期電站廠房、泵站設計、研究項目等,項目多、人力資源不足。邵年同志和其他室領導成員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對設計中的技術問題和主要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針對工程多且交叉進行設計等困難,努力協(xié)調,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對各項工作都及時做了安排和落實,按時提交了設計成果,為各項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邵年作為室主任負責項目的設計工作主要有:滇中引水、安哥拉卡卡、黃金峽、孤山等項目。其中滇中引水項目進入前期設計攻堅階段,而滇中引水泵站具有“高揚程、大流量、長引水、多機組”的特點,我院沒有實際工程經驗。邵年同志帶領設計人員收集相關技術資料、認真研究方案,對于設計方案等重大的技術問題仔細研究,對重點、難點進行攻關,對于建筑物布置、工程量計算、圖紙編排等細節(jié)問題也不放松,仔細審核。
面對繁重的工作,邵年同志經常加班加點,犧牲節(jié)假日是常態(tài),他用智慧、心血和汗水把人生目標同自己的事業(yè)緊密相聯(lián),無怨無悔。
率先垂范 培養(yǎng)團隊
一個好的團隊離不開好的領頭人,近年來電站室進了相當多的年輕人,青年人有信念、熱情和智慧,不懼挑戰(zhàn),但缺乏工作經驗和崗位磨煉。邵年同志十分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yǎng),對他們用當其時、用當其位、用其所長,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為他們提供寬闊的平臺;通過“傳、幫、帶”對年輕設計人員進行指導,敢于給年輕人壓擔子;在超大型地下電站、抽水蓄能電站投標、地下核電站研究等一些具有開拓與創(chuàng)新的項目中,讓年輕同志擔任主設人,在現(xiàn)場設代及各總承包項目中讓年輕同志擔任負責人;對設計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有重點地組織年輕人討論,做技術交流。在邵年同志和室其他領導的引導下,室年輕人已快速成長,在一個又一個困難中磨礪了人生、積累了經驗、增長了才干。
總結經驗 開拓創(chuàng)新
工程是技術的體現(xiàn)和延續(xù),創(chuàng)新是設計的飛躍。只有將工程建設中積累的經驗和技術進行傳承,才能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
邵年同志在工作中一手抓經驗總結、一手抓技術創(chuàng)新。自擔任室主任以來,組織或主持“地面廠房機組縫止水標準化設計”、“地下廠房主承載錨桿應力可調節(jié)巖錨吊車梁標準化圖示”、“無粘結預應力錨索標準圖集” 、“電站建筑物設計文件匯編”、“河床式電站廠房建筑物設計及關鍵技術研究”等多項標準化課題研究。邵年同志在十幾年工作實踐中勤奮學習,潛心鉆研,在電站建筑物設計方面具有較高的技術造詣,主持、參與完成“三峽水利樞紐壩后電站工程設計關鍵技術”、“巨型水力發(fā)電機組蝸殼埋設方式研究與實踐”、“三峽地下電站大型洞室關鍵技術”、“壩式進水口分層取水技術”、 “南水北調膨脹土渠道防滲排水技術”、“核電站反應堆及放射性的輔助廠房置于地下的可行性研究” 、“半圓筒型調壓室”等多項課題研究,獲得多項國家或省部級獎、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和專利。
拓展設計,開拓市場
邵年同志非常重視經營工作,積極組織參與市場競爭,除參加院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投標,還在主業(yè)項目中延伸項目。在葛洲壩、烏東德等項目中,積極謀劃項目延伸經營工作,承接了600萬的設計合同,與此同時還積極參加地方水利建設和總承項目的投標,中標了恩施城區(qū)清江河段綜合整治項目2850萬的總承合同和四川甘孜州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勘察設計500萬的合同。2016年累計簽訂勘察設計合同1300萬、總承包合同2800萬,合同到位經費1200萬。
邵年同志在工作中勤勉認真,敢于創(chuàng)新,在市場開拓和技術管理過程中,積極進取,精細嚴謹,不愧為長江勘測設計團隊中默默耕耘、甘于奉獻的典型一員。